STORE
Home
Discovery Queue
Wishlist
Points Shop
News
Stats
COMMUNITY
Home
Discussions
Workshop
Market
Broadcasts
About
SUPPORT
Install Steam
login
|
language
简体中文 (Simplified Chinese)
繁體中文 (Traditional Chinese)
日本語 (Japanese)
한국어 (Korean)
ไทย (Thai)
Български (Bulgarian)
Čeština (Czech)
Dansk (Danish)
Deutsch (German)
Español - España (Spanish - Spain)
Español - Latinoamérica (Spanish - Latin America)
Ελληνικά (Greek)
Français (French)
Italiano (Italian)
Bahasa Indonesia (Indonesian)
Magyar (Hungarian)
Nederlands (Dutch)
Norsk (Norwegian)
Polski (Polish)
Português (Portuguese - Portugal)
Português - Brasil (Portuguese - Brazil)
Română (Romanian)
Русский (Russian)
Suomi (Finnish)
Svenska (Swedish)
Türkçe (Turkish)
Tiếng Việt (Vietnamese)
Українська (Ukrainian)
Report a translation problem
Store Page
Oxygen Not Included
All
Discussions
Screenshots
Artwork
Broadcasts
Videos
Workshop
News
Guides
Reviews
All
Discussions
Screenshots
Artwork
Broadcasts
Videos
Workshop
News
Guides
Reviews
Oxygen Not Included
Store Page
Oxygen Not Included
> Guides
> 全宇宙的牙医's Guides
This item has been removed from the community because it violates Steam Community & Content Guidelines. It is only visible to you. If you believe your item has been removed by mistake, please contact Steam Support.
This item is incompatible with Oxygen Not Included. Please see the instructions page for reasons why this item might not work within Oxygen Not Included.
349 ratings
缺氧入门流程攻略
By 全宇宙的牙医
本指南适用于新手。本指南涵盖了从游戏开局直至通关的要点,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可以有效避免因游戏中期失误而导致后期无法继续、废弃存档的情况。本指南尽可能避免涉及具体的布局级“模块”,作者认为自行研究布局及模块是此游戏的主要乐趣之一。本指南以《眼冒金星》DLC内容为准。
5
6
2
1
1
1
1
Award
Favorite
Favorited
Unfavorite
Share
This item has been added to your Favorites.
Created by
全宇宙的牙医
Offline
Category: Gameplay BasicsLanguages: Simplified Chinese
Posted
Updated
Aug 2, 2022 @ 11:16pm
Jan 16, 2024 @ 12:44am
14,208
Unique Visitors
1,048
Current Favorites
Guide Index
Overview
概述
初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Comments
概述
游戏阶段在本指南中,游戏分为5个阶段: 初期:从选择初始复制人开始,至临时满足复制人基本需求的阶段。此阶段一般没有任何难点; 前期:在此阶段,核心基地逐渐成型,能够在相当长的期间内满足复制人的基本需求,建立初步的工、农、牧业; 中期:在此阶段,完善工、农、牧业,开始建立供需平衡; 后期:在此阶段,完成科研为目的的太空探索,完善基地的供需平衡,开发第二小行星(有传送); 末期:开发其他小行星,完成三个游戏终极目标;其中,前、中期最容易产生隐患,导致后期不得不废弃存档。本篇攻略主要讲解流程,细节请参见另外一篇攻略: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2507136746核心要素本游戏的核心要素分为两类:维生要素 氧气:复制人需要氧气(或污染氧)维生; 食物:复制人需要食物维生; 排泄:复制人需要厕所进行排泄;如无厕所可用则复制人会在当前地块产生污水; 清洁:复制人清洁自身,减少身上的病菌; 床:复制人会在床上就寝;如无床可用,复制人会产生不良状态; 压力:压力过高会导致复制人不良异常,异常取决于复制人;士气会影响压力的产生,休息以及部分建筑会降低压力; 士气:复制人的技能点决定士气需求,装饰度、食物、休息等多项因素影响士气供给;士气低于0会产生压力;士气高于一定数值复制人会喜悦,喜悦表现取决于复制人; 装饰度:环境的装饰度会影响士气;部分物件会增加装饰度,部分物件会减少装饰度; 医疗:复制人会因伤病产生不良状态,需要医疗设施治疗伤病;生产要素 水:多项维生、生产要素需要水; 电:几乎所有的维生、生产要素都需要电; 烹饪:烹饪可以提高食物品质,影响士气; 农业:生产食物、药物的原材料;以及少许其他用途; 牧业:生产食物原材料;生产工业原材料;以及少许其他用途; 渔业:生产食物原材料; 工业:生产各种材料; 科研:大多数其他要素的基础; 热量:保持合适的温度,确保复制人舒适,以及其他要素的稳定产出;通用游戏中有些事物是随机的,下列几项极为实用,如果有发现应当优先利用,而不是按照本攻略的顺序: 乔木树/乔木橡实:中期之前,如果补给刷出乔木橡实,一定要优先获取,并进行栽种,建立木料——乙醇——石油发电机产业链;在有乔木树的前提下,优先获取“树鼠蛋/小树鼠”。 低温泥浆间歇泉、低温盐泥间歇泉:一旦发现要优先进行开发;建立水池后,使用水泵令液体在核心基地和高温设备(例如炼油、金属提纯)处进行散热,使用沉积岩建造普通水管即可;中期的制冷设备可以延后建造。 污染水间歇泉、水间歇泉:查看温度,如果是35℃或以下,应当提前开发;如果是35℃以上,千万不要提前开发;盐水间歇泉不必提前开发。
初期
目标 为每名复制人建造床铺 建造临时卫生设备(户外厕所/洗手盆) 建造临时供水系统(手压泵) 收集临时粮食(淤泥根) 建造临时供电(人力发电机) 建造初期供氧(氧气扩散器、藻类箱) 初级科研复制人选择本指南主要针对最简单的第一个星球类型,其他类型的开局方式有所不同。初始的三个复制人可以反复刷新以获得期望的特性,需要善加利用。建议避免下列不良特性: 需要光才能睡觉 移动速度降低 睡觉鼾声很大 初期不要有“降低挖掘”或“无法挖掘”建议复制人有下列“个人兴趣”: 挖掘+科研:开发第二星球时,往往需要挖掘技能才能到达资源传送设备,同时需要科研才能启动资源传送设备; 建造+机械(+科研):建造技能可以加快建造速度,而建造某些建筑和自动化设备需要机械技能; 农业+畜牧(+科研):前期即需要畜牧技能,农业不是必要;如果懒得反复刷新,至少要确保有一个“挖掘”技能和一个“科研”技能,最好也有一个“畜牧”技能。挖掘技能决定能否挖掘“较坚硬”的石头,如果缺少此技能,前期基地扩张会受阻;科研技能决定是否能够研究三级及以上科研,如果缺少此技能,前期科研会受阻;本指南的玩法,需要尽快开始养殖“毛磷壁虎”,因此需要畜牧技能。在游戏中,每过一段时间,可以获得支援的复制人,支援的复制人是随机的,三选一,无法反复刷新,运气不好时会无法获得必要的技能,所以建议在开始时备齐重要技能。挖掘+科研的组合,在开发第二星球时,要隔一段时间才能传送一次复制人,因此这个组合可以尽快开展工作。第一周期游戏开始后建议先暂停,看一下周边环境,并设计一下基地的布局。第一局可以先随便玩玩,并思考一下之后要怎样设计。以我个人的习惯,包括打印舱在内,建造一个24格宽、4格高的房间(不含墙),作为临时厕所及临时科研房间,打印舱在房间一端;在打印舱这一端,同行建造一个16格宽、4格高的房间(不含墙),作为卧室;两个房间的墙壁之间,空7格,将来作为楼梯间以及放置必要设备。挖掘出房间的一部分之后,在卧室建造3张床铺,在打印舱旁边(远离卧室的方向),依序建造洗手盆2个,户外厕所2个。在完成上述必须建筑之后如果仍有时间,向各方向开始挖掘,在楼梯间向下建造梯子,在净水处建造手压泵。设置初期的”口粮箱“接受所有的食物。第二周期及之后建造卧室的边墙以及气动门,避免小动物进入卧室;在户外厕所旁边建造一个人力发电机,二个蓄电池,一个研究站,用电线连接;在卧室气动门旁边建造一个氧气扩散器,用电线与上述连接;开始研究,优先研究第一行“食物”的“基础耕作”和“食物制备”,能够建造“土培砖”;然后,研究第四行“殖民地发展”的“职业管理”和“高级研究”,能够建造“超级计算机”;与此同时,在各个方向进行挖掘,扩展基地。在研究站旁边建造“超级计算机”。至此,初期结束。要点初期基本上不会有任何问题。第一个支援复制人,在凑齐我上面提及的技能后,建议选择有“挖掘”或“科研”的比较好。初期食物有自带的营养棒,和挖掘的淤泥根,氧气有天然的氧石释放。厕所一定要尽快建造,避免复制人失禁导致污水乱流。
前期
目标 前期农业(米虱木、蘑菇) 长期卫浴设备(冲水马桶、洗手池) 长期畜牧业(好吃哈奇、毛磷壁虎) 长期供水系统(净水池、液泵) 长期排污系统(污水池、空瓶器) 长期供氧系统(电解器) 长期供电系统的一部分(巨型电池、煤炭发电机、氢气发电机、大功率电线) 临时或长期烹饪(食物压制器、电动烤炉) 基地隔热(火成岩制隔热砖)科研为了建造必要设备,必须先进行科研。必要科研项目: 第一行“食物”:农业、动物养殖 第二行“电力”:高级电力调节 第三行“固体材料”:熔炼 第四行“殖民地发展”:机器人工具 第五行“辐射技术”:材料学研究 第七行“液体”:空气系统、卫生设备、净化、改良水管 第八行“气体”:暖通空调、除污、改良通风 第十行“装饰”:复兴艺术 第十一行“自动化”:高级自动化先研究食物、电力、液体、气体,然后再研究其他,本阶段结束时前四级科研应当全部完成。紧迫性必须在营养棒、淤泥根耗尽前建立米虱木——米虱面包生产线,否则随着复制人增加,食物将很快耗尽;如果无法及时生产米虱面包,可以先生产一些软泥膏应急;需要在复制人人数增加、 超过临时厕所承载极限之前,建立正式厕所及配套给排水设施;必须在藻类耗尽之前,建造电解水供氧设施;藻类其实挺多的,不必太过着急;农牧业米虱木种植区、壁虎养殖区尽快使用土培砖建立米虱木种植区;种植区建议为24×4的房间;房间内18格为土培砖,种植米虱木;剩余6格使用普通砖块或透气砖,分别放置照料站、剪毛站、小动物放生点;小动物放生点选择毛磷壁虎、小毛磷壁虎,上限6个;使用捕捉功能,捕捉毛磷壁虎和小毛磷壁虎;此区域在前期提供食物原料,中期提供芦苇纤维,后期提供塑料。蘑菇种植区夜幕菇需要二氧化碳,因此建议建造在核心区的最底层;最底层是隔热砖而不能使用土培砖,可以使用种植箱栽培夜幕菇。烤蘑菇是前中期主要食品,后期部分蘑菇用于榨汁机(娱乐室)。好吃哈奇养殖区建议使用24×4的房间;房间内放置小动物放生点、照料站、小动物喂食器;放生点选好吃哈奇、小好吃哈奇,上限6个;小动物喂食器,展开好吃哈奇,选择砂岩;使用清扫(K)功能,将此房间地面清理干净;使用捕捉功能,捕捉好吃哈奇和小好吃哈奇;此区域提供煤炭。电力准备一个房间,放置几个巨型电池(暂时2-3个即可,但之后要增加,留出空间),不是房间也可;准备一个房间,放置2个人力发电机也可,不是房间也可;准备一个房间,放置2个煤炭发电机,不是房间也可;准备一个房间,放置2个氢气发电机,不是房间也可;建议这四个房间排成一列;发电机和电池,使用高负荷电线连接;将这四个房间的高负荷电线,连入一根垂直的高负荷电线,此线路将作为电力骨干网;在科研区的附近的适当位置建造功率变换器,功率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力骨干网,输出端连接之前的临时电路;临时电路中的电池和人力发电机可以拆除。在生产或获得若干精炼金属后,建造1个智能电池,通过信号线连接煤炭和氢气发电机,这样在电力充足时发电机会暂停运转节省燃料。气体液体卫生间准备16×4的房间,建造4个抽水马桶和4个洗手池(注意不是洗手盆);抽水马桶在内,洗手盆在外,设置洗手池方向,确保复制人离开抽水马桶后必定经过洗手池,且方向与洗手池方向相同;(洗手池上方的箭头表示当前方向,选中洗手池,可在右侧看到“设置方向:xx”的按钮,点击此按钮后,洗手池方向会被设置为xx。)在其相邻的16×4的房间,建造4个淋浴间;抽水马桶、洗手池、淋浴间的耗水量都不大,因此可以用一根管道负责卫浴给水,一根管道负责卫浴排水;为了避免堵塞,不要将其他排水管道与卫浴排水连接;如果污水池已经建好,可将污水排入污水池;如尚未建好(某些地形比较复杂),可将污水接入净水器,净化后排回净水池。净水池建议准备容积为24×9或33×9的净水池;24宽度对应农牧区房间宽度,33宽度对应2个居住区或卫浴区房间宽度,9高度对应2层房间;净水池内部修建梯子供复制人上下(我在两侧各修建一个梯子);净水池内部以梯子横向分隔为两层,网格砖也可;下层建造手压泵(我在两侧各修建一个);净水池底部修建液泵;净水池底部修建几个存储箱用于放冰块、雪,避免水到处乱流;净水池上层顶部建议使用网格砖;挖掘净水池时,避免其他液体流入;净水池上方要有盖(除了网格砖之外的砖均可,避免其他液体流入。污水池尺寸和结构同净水池;不需要手压泵,需要空瓶器,以便将环境中的污水手动倒入其中;若净水不足,可适当将污水净化后排入净水池;但污水有其用途,不要全部净化;污水池混入净水不要紧,但不要混入盐水。氧气准备密封小房间,建造2个水电解器并连入水管;建造4个气泵,2个一组连入气体过滤器,气体过滤器设置为滤出氢气;建造若干气罐,用于存储氢气和氧气,将气罐输入口连接气体过滤器对应输出口;氧气罐输出口,使用管道和排气口,将氧气排入各房间;氢气罐输出口,使用管道连接氢气发电机;待获得或生产精炼金属后,氢气管道通过排气口,将氢气排入米虱木和壁虎的房间,使用气体元素传感器、非门和信号线,在此房间最顶层检测到氢气即关闭排气口。在底层放置几个藻类箱,或放置一个碳素脱离器以吸收二氧化碳,否则复制人之后将难以移动到下层,且会影响氧气产出。挖掘精炼金属火山、原油裂缝、低温泥浆喷泉、低温盐泥喷泉、35℃或以下的污染水喷泉和水喷泉,这些可以进行挖掘,除此之外不要挖掘任何其他火山、喷口、间歇泉;如果挖掘了其他,立刻使用火成岩隔热砖将其完全密封,否则热量将难以控制;有些区域会充满氢气、氯气、天然气,建议暂时不要挖掘,不过即使挖掘了问题也不大;工业建造矿石粉碎器,少量生产精炼金属,用于上述自动化;建议再生产400千克精炼金属,用于建造机器人矿工自动挖掘;其他将房间外侧以火成岩隔热砖包围,可以留下出入口;建造食物压制器和电动烤炉,食物压制器无限生产米虱面包,电动烤炉无限生产烤蘑菇、烤肉串和烤鱼排,不要生产烤米虱;设置日程,安排复制人轮班,确保每班人数不超过厕所数量×2即可,我喜欢分为4班;设置食物,禁止复制人吃生的米虱、肉和鱼,如果已经出现,也要禁止吃生的蘑菇和毛刺浆果;
中期
目标 材料学研发(5级科研) 开发太空生态(近地太空) 开发油质生态 生产精炼金属、钢、塑料、玻璃等 建立永久供水系统 建设永久供电系统的主要部分(太阳能板) 建设吸热系统(蒸汽涡轮机、液温调节器) 完善供氧系统 完善食物生产系统(冰霜小麦、毛刺浆果) 完善米虱木-壁虎农牧区,生产塑料 建立医院房间紧迫性注意,中期有许多因素可能会导致殖民地崩溃。而一旦产生崩溃的现象,往往极难在短时间内挽救,自动存档只会保留10周期,目前我所遇到的情况,就没有能在10周期内解决的。电力:必须在煤炭耗尽前,建立足够的太阳能板,建立白天太阳能发电,夜间煤炭和氢气发电补足的供电机制;其他重要项目全部依赖于足够的电力;食物:在泥土过多消耗之前减少米虱木的生产,以夜幕菇作为主要食物;在菌泥过多消耗之前建立冰霜小麦生产线;供水:在现有水源耗尽(可能性较低)之前开发永久水源;热量:在农业区温度过高之前建造初步的吸热系统,在整体温度过高之前建造更多吸热系统;(温度过高导致农业区停产,是此阶段最容易导致崩溃的原因)医疗:此阶段需要开发高温区域,复制人受伤可能性极高,需要建立医院,以及足够的分诊床;供氧:在二氧化碳积蓄过多前建造足够的碳素脱离器;在天然气、氢气和氯气积蓄过多前进行收集处理;科研 第二行“电力”: 再生能源(非常重要) 第三行“固体材料”:超热锻造(非常重要) 第九航“太空服”:运载管道 第十行“装饰”:复兴艺术 所有前四级科研《眼冒金星》资料片中移除了陨石(至少母星移除了),因此可以更为轻松地建造太阳能板发电。在进入中期时,应当尽快开始建造太阳能板,为此需要“超热锻造”来产生玻璃,“再生能源”来制造太阳能板。中期科研的“应用科学研究”(又称“材料科学研究”,游戏内译名未统一)点数,需要“辐射粒子”。辐射粒子有两种产生方式:人力辐射粒子发生器,需要复制人操作,消耗铀矿石直接产生辐射粒子;辐射粒子发生器,耗电依据背景辐射强度产生辐射粒子。人力辐射粒子发生器足以支撑中期科研,主要缺点是,若设置为无限产生,很容易因为材料学研究不及时而导致浪费;只能反复设置为有限生产,需要较多操作,有时会因为忘记设置而导致研究停顿。自然辐射强度有限,因此需要建造必要设备来提高辐射强度,辐射灯适合中期使用,且可以通过传感器来开关,但其浪费铀矿的情况仍无法避免;研究性反应堆需要大量的电、产生大量的热,还需要浓缩铀,不适合中期科研。虽然在游戏说明中没有写,但是冰息萝卜会产生辐射。冰息萝卜只消耗磷矿,在中期使用没有缺点,但后期辐射量相对不足,可以考虑通过辐射灯来补足,或者换成研究性反应堆。挖掘在中期,需要开发太空生态(建造太阳能板)和油质生态(生产石油、塑料、石灰和精炼金属铅)。太空生态向上挖掘,挖穿深渊结晶后,可以看到上方区域分为二层。低层空间会有某种生态的背景颜色,鼠标指向没有“太空暴露”;高层空间没有“背景颜色”,鼠标指向有“太空暴露”提示。“太空暴露”表示任何气体移动到此格后即消失不见,如果需要在此格保留气体,需要建造“背景墙”。在挖掘时,有两点需要注意:1. 大量浮土可能掉落,导致复制人无法回到基地,此处一般氧气不多,复制人可能窒息而死;建议在初期挖掘太空生态时,注意监视并随时挖掘挡路的浮土;2. 尽快建造砖块顶层,防止气体逸散;可以使用手动门,复制人通过时气体会少量逸散,但可以接受。复制人可以在太空中憋气活动一段时间,因此初期不急着建造氧气面罩或太空服也可。但考虑到效率问题,建议建造氧气面罩相关建筑。油质生态油质生态处于较高温度,挖掘时需要注意,应建造太空服相关建筑以确保复制人可以长时间挖掘。我个人建议,仅使用复制人挖掘钻石和钨矿部分,其他部分可以使用矿工机器人自动挖掘。油质生态中可能有一些间歇泉,建议暂时不要挖掘,以免其产物污染原油。间歇泉在建造一定数量太阳能板,且有3600千克以上钢之后,除了油质生态之外,其他的间歇泉可以考虑进行开发了。但是强烈建议,适当延后温度较高的水基间歇泉(95℃)以及高温蒸汽喷孔(500℃),否则热量可能会来不及处理。气体相关的喷孔,开发时尽量避免气体扩散,但是扩散了问题也不大,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及时处理即可。供电首先需要制造玻璃,需要注意的是,玻璃是以熔化的液体状产出,玻璃熔炉的排出口一定要使用隔热液体管道,否则玻璃会在中途凝固并损坏管道;建议将熔融玻璃通过排液口令其掉落在水中或污染水中以便降温。将干路电线延伸至太空暴露区域,然后修建一横排太阳能板并连入干路电线即可。在没有太空服或氧气面罩时,建造8个左右太阳能板即可,剩下的可以之后再建造。需要增加巨型电池的数量,一般7个就足够了,当然如果报告显示太阳能发电有浪费,可以适当多造几个。此时,氢气应当也有一定的积蓄了。建造几个氢气发电机并连入干路,使用信号线连接智能电池和氢气、煤炭发电机,可以避免浪费燃料。在挖掘油质生态后,可以获得相当数量的铅(精炼金属),铅适合用来在常温和低温区架设电路。此时,可以开始把金属矿建造的高负载电线,替换成铅的高负载导线,但不必急着完成,此时电量距离超过高负载电线的负荷仍然尚早。油质生态中有“储油石”,在储油石上建造“油井”,通电通水后,可将水转换为原油,同时产生天然气;原油通过“原油精炼器”可以转换为石油,同时也产生天然气。天然气和石油,可分别通入天然气发电机和石油发电机,对太阳能板进行补充,同时产生污染水;如果地图中的污染水间歇泉较少,应当适度增加这两种发电机的比例,以补充污染水。当然,这两种发电机同样可以通过智能电池来避免浪费燃料。工业在中期前段,发展工业非常紧急。首先要尽快生产玻璃,以建造太阳能板来提供无副作用的电能。需要建造“玻璃熔炉”,其液体排出口,通过隔热管道排出,建议通过排液口使熔融玻璃落入水中以快速冷却。然后要尽快生产钢,钢需要石灰、精炼碳和铁(精炼金属)。一般来说在此阶段会有足够的铁矿石,足以精炼成铁。精炼有两种方式:碎石机,方便,低耗电,低发热,但是转化率减半;金属精炼器,需要液体散热,高耗电高发热。因为之后生产钢时只能用金属精炼器,所以不必使用碎石机来精炼铁。(特别注意:金属矿石很多,但是有限的。一旦用光就无法补充;但精炼金属可以由火山无限产生。)石灰有两种来源,一种是“蛋壳”,小动物繁殖的副产物,若幸运的话,在中期可能有足够的蛋壳来制作石灰;另一种是化石,在油质生态可以采集到。蛋壳和化石由碎石机做成石灰。精炼碳由煤炭经窖炉烧制而成,只要别在前期把煤炭用光(太晚进入中期),在中期是足够用的。这三种材料即可生产钢,钢需要优先用来建造吸热装置,中期前段最好有3600千克(3个液温调节器);如果时间不足,至少也要有1200千克(1个液温调节器)。生产钢必须使用“金属精炼器”,金属精炼器有输入和输出液体口,用于通过冷却液体。一般情况下用水,精炼过程本身不需要消耗液体,只会令其升温。最后,需要塑料。塑料有两种来源,若米虱木壁虎牧区发展顺利,可能已有滑磷壁虎产生,可以获得塑料;原油精炼为石油后,通过聚合物压塑器可以产生塑料。中期前段需要有550个塑料。上述三种材料的生产,都会产生大量的热。建议仅生产发电和散热所需的部分,带散热系统建好后再继续生产,以免殖民地温度失控。如果在备齐上述材料时,农业区还没因为高温而停产,那么恭喜,中期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难关很快就会过去。热量热量控制是此阶段的重中之重。 必须确保常温农业区不超过30℃;(米虱木、毛刺花、夜幕菇) 必须确保低温农业区不超过0℃;(冰霜小麦、小吃豆) 必须确保复制人通常活动区域介于-30℃至40℃之间(氧气和污染氧环境);高比热容环境(例如氢气、水蒸气、液体)中允许的范围更窄,但是复制人本就不应当在这些环境长时间停留; 各种工业设备区,尤其是金属精炼、原油精炼、生产塑料、生产玻璃的区域,确保温度不超过75℃,最好控制在40℃以内; 必须冷却所有产物在35℃以上的火山、间歇泉、喷孔的周围,确保其热量不至于扩散; 间歇泉或喷孔产生的高温水(含污水、盐水),建议进行冷却;蒸汽涡轮机将125℃至200℃的水蒸气,降温到95℃,热量凭空消失;液温调节器可将任何通过的液体降低14℃,并向放出热量;二者结合,即可降低环境温度。要点:液温调节器必须以钢制造,冷却剂使用污水(注意千万不能混入纯水或盐水),液体进入液温调节器前必须检查温度以免冻结损坏管道,管道使用火成岩隔热管道,在需要热交换处使用精炼金属的导热管道,若精炼金属不足,可以使用沉积岩或砂岩普通管道。根据计算,3个液温调节器加2个蒸汽涡轮机效率为最高。以下称之为“一组吸热系统“。第一组吸热系统,必须有一根管道用于冷却常温农业区,顺带冷却整个居住区,注意不要让温度太低;强烈建议有一根管道用于冷却净水池,尤其是在利用净水池冷却玻璃或精炼金属时,净水池很容易温度上升;第三根管道可以根据情况,用于冷却附近的热源(火山、间歇泉之类)、发电区、烹饪区、工业区等。建好常温农业区的冷却,那么最大的难关就已经过去。在中期,还要建立更多组吸热系统,用于冷却自然热源附近以便开发资源,或者建立低温农业区。根据计算,一些常见自然热源所需吸热系统数量: 金属火山:0.1组; 低温蒸汽喷孔:0.4组; 95℃的水、污染水、盐水间歇泉:1.4组; 高温蒸汽喷孔:首先封闭并加盖蒸汽涡轮机用于发电和降温,此后需要0.4组冷却导出的热水; 低温泥浆、盐泥间歇泉:-0.4组(即可代替0.4组吸热系统) 其他喷孔、间歇泉:基本都可以记为0.1组;农牧业毛刺浆果种植区在中期,因为建造了吸热系统,可以放心地开发永久水源,所以可以开始栽培耗水的毛刺浆果;中期可以用来生产炙烤刺果食用,后期可以用于生产浆果酿,以及用于榨汁机;毛刺浆果、米虱、夜幕菇种植区都是常温种植区,温度要保持在10℃至30℃;冰霜小麦种植区冰霜小麦需要低温,因此需要使用吸热系统的导热管道,将环境温度降低,建议控制在-5℃左右;为冰霜小麦灌溉的水温不宜太高(会影响冰霜小麦温度),也不宜太低(会冻结破坏管道);冰霜小麦可以使用液培砖种植,灌溉管道建议使用火成岩隔热管道,同时注意要让管道的液体保持流动;冰霜小麦的产出既是种子也是食材,不可直接食用,建议先种满后再开始烹饪;中期可以烹饪冰霜面包,后期可以烹饪火椒面包。冰霜小麦产出稳定后,可以减少夜幕菇的种植,但仍然继续烹饪烤蘑菇;小吃豆区中期吸热系统差不多时,可以通过传送开拓第二星球,可在第二星球获得小吃豆;小吃豆同样需要低温 ,建设基本同冰霜小麦;小吃豆需要二氧化碳环境,可以从低洼地带收集二氧化碳排放至此;小吃豆需要乙醇灌溉,但乙醇冻结温度较低,不需担心冻结问题;小吃豆可以烹饪成豆腐,豆腐可以进一步烹饪成麻婆豆腐;乔木树+树鼠同上,第二星球可获得乔木树和树鼠蛋;乔木树需要常温,污水灌溉,我个人不把它们种在核心区,而是在外边找合适的位置种;乔木树的种子一开始不是很多,但乔木树和树鼠一起养会迅速繁殖;乔木树产出“木料”,木料可以直接燃烧发电,也可以生产酒精;使用酒精发电效率高于直接燃烧发点;米虱木+壁虎区中期壁虎应当已经可以稳定地繁殖并产生塑料了;在蘑菇区产量稳定后,即可减少米虱木的种植,同时停止生产米虱面包;氧气、废气前期建造电解器供氧,中期可以继续使用,可能需要增加。中期需要开始建造废气处理,否则在一段时间后,殖民地会因为废气堆积超压,氧气无法正常生产。需要特别注意,供氧和供氢的任何一方堵塞,均会导致电解水系统暂停,影响另一方面供应。需要视情况将氧气排入太空或将氢气通入氢气发电机。这个阶段要避免氯气和天然气四处飘散。若有喷孔建议立刻封闭。氢气由电解水产生,二氧化碳由呼吸和发电产生,无法避免,需要处理。氢气: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在殖民地顶部建造气泵和气体过滤器,即可提取出氢气,用于氢气发电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最重的气体,在殖民地底部建造碳素脱离器,即可去除二氧化碳。注意需保留少许以供给碳酸饮料和种植夜幕菇、小吃豆。二氧化碳的主要产生途径是天然气、石油、乙醇、煤炭发电,所以当扩建此类发电机时,要及时增加碳素脱离器。医疗在此游戏中,复制人不会因生病死亡,只会因受伤死亡。但生病会导致复制人移动和工作效率下降。医院医院主要用于治疗复制人的疾病和受伤。医院房间必须的建筑包括:医务站、病诊站、分诊床、桌子和抽水马桶。抽水马桶最好搭配洗手池。配药桌用于生产必须的药物,但不必放在医院房间内。其中,医务站和病诊站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分诊床主要用于复制人受伤修养。分诊床复制人受伤的主要原因包括小动物攻击、过冷、过热。受伤其实就是生命值降低,在生命值降为0时,复制人会晕倒。晕倒的复制人,必须由其他复制人搬运到分诊床上。若在限定时间内未搬到分诊床,则该复制人会死亡。若没有空闲的分诊床,则根本没有复制人会去搬运受伤的复制人。分诊床上的复制人,生命值会逐渐回复;持有医疗技能的复制人会来照顾分诊床上的复制人,使其生命值回复速度加快。既然分诊床如此重要,仅靠医院内的分诊床很可能不够用。尤其是需要处理某些高温区域时。建议准备另外一个房间,多造几个分诊床以备用。另外一个小窍门,复制人只要生命值高于0,就不会死亡。所以若分诊床已满,且有复制人晕倒,此时可以选择现有分诊床中,复制人生命最高的那个,将此分诊床重新指派给晕倒的复制人,换句话说就是让复制人提前出院。这个方法可以用来应急。按摩室在一个房间内放两张按摩床,复制人压力过高时,会来使用按摩床降低压力。一般来说应当优先考虑提高复制人的士气,按摩床只是临时措施。
后期
目标 数据分析研发(6级科研) 建造火箭 开发岩浆生态 继续生产精炼金属、钢、塑料、玻璃等 建立永久供水系统 建设永久供电系统的其他部分(岩浆——蒸汽涡轮机) 建造流星防护系统 继续建设吸热系统(蒸汽涡轮机、液温调节器) 完善废气处理 完善食物生产系统(小吃豆、火椒藤) 开发其他小行星紧迫性如果中期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只要稍微注意,殖民地崩溃的风险不算太高。 在菌泥(蘑菇用)耗尽前准备其他食物生产线 在水资源耗尽前开发水源 在热量失控前补充足够的吸热系统 在废气失控前回收处理(天然气、氢气、二氧化碳、氯气) 电力供应可能不足,开发熔岩——蒸汽涡轮机供电科研没有急需的,随意研究即可。后期科研(6级或以上),需要数据分析研究。数据分析研究消耗“数据磁盘”,在虚拟天象仪“进行研究。“数据磁盘”有3个来源:对火山、喷孔、间歇泉进行地理分析,完成时可获得;对部分遗迹类建筑(玩家不可建造)进行“检查”(无需复制人,点击按钮即可)可获得;使用火箭内的“轨道数据收集实验室”,消耗塑料产生,仅在火箭飞行时可用。前两项可获得的数据磁盘极为有限,主要的数据磁盘来源就是火箭。火箭注:火箭相关内容极多,具体事项请移步本人的另一篇攻略“缺氧入门攻略”的火箭篇,本文仅讲述重点事项。一般而言,在建造火箭时,大部分太空已经被太阳能板覆盖。我个人倾向于在地图的一端,留出足够空间建造2套火箭发射台和1套星际发射器。在现阶段,建造一套火箭发射台即可。科研火箭使用蒸汽引擎即可,输入蒸汽的管道必须使用隔热通风管,以免水蒸气凝结损坏管道,同时在后面必须接一个排气口,确保当蒸汽引擎充满后,剩余水蒸气会被排出,而非残留在管道内逐渐冷却。水蒸气进入蒸汽引擎后即不再冷却。无论是上述排气口,还是蒸汽火箭发射时,都会在火箭附近散布大量水蒸气。一般情况下稍微控制一下水蒸气的温度(105℃至125℃),周围必要的电器都使用耐热125℃以上的,就不会有什么问题。火箭附近的各种电线、信号线、管道等,前期避免使用铅、铝即可,后期其他火箭尾焰温度较高,使用钢、钨等耐热金属较好。火箭的太空员舱,建造好时内部为真空,一旦混入杂气极难排出。建议避免让有“放屁”特性的复制人作太空员。在太空中,太空员舱内会有稍高的辐射,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处理。火箭控制台可以拆除并换个位置建造,可以更好地布局。火箭控制台有一个选项“内部设施在地面禁止”,可以避免火箭降落后,太空员仍然使用火箭内的食物、卫生间、床铺等。科研火箭内可以顺带放个望远镜,兼做探索用。火箭携带的食物腐烂难以处理,可以考虑携带防腐食物。火箭平台有三个信号接口。一个输入口控制火箭发射,若其他条件未齐备(火箭未就绪),火箭不会发射;一个输出口,显示火箭是否就绪;一个输出口,显示平台上是否有火箭,主要用于检查火箭降落,并进行其他自动控制。维生供水一般情况下,在此阶段或之前要开发4个左右的供水点。这里的供水点包括 500℃:高温蒸汽喷孔 110℃:低温蒸汽喷孔 95℃:清水泉、污水泉、盐水泉 35℃:清水泉、污水泉、盐水泉 -10℃:低温泥浆间歇泉(污水)、低温盐泥间歇泉(盐水)其中第2、3项都会产生大量的热,因此开发水源难点主要在于要及时补充吸热系统。凡是有排水口的水池,记得将液压传感器与排水口相连,这样一旦水满时排水口会自动关闭,避免溢出。但是用于卫浴排水的排水口不可关闭。氧气、废气随着地图开发,下列气体可能会在地图各处堆积。复制人会难以进入其中。此外还会导致殖民地整体超压,氧气无法生成。 氢气 天然气 氯气 二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如中期同样处理即可。天然气:天然气不像氢气、二氧化碳那样容易处理。最好将所有可能产生天然气的地方均密封,由气泵抽出,过滤后用于发电和烹饪。除了喷孔之外,天然气的主要产出为油井和原油精炼。氯气:氯气是最麻烦的。氯气需要用于种植芳香百合和沙盐藤,而种植过程需要复制人出入,必定导致氯气逸散。我目前能想到的办法只是在殖民地底层,碳素脱离器附近建造气泵,这样二氧化碳被去除后,气泵可以将氯气收集;某些氯气堆积的地方,临时建造气泵收集。氯气虽有消毒用途,但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使用方式,我将其直接排入太空。另外注意:沙盐藤会消耗氢气,但芳香百合不会。热量只需按照前述吸热单元进行建设,并用于冷却各个地方即可。需要计算数量,以保证发热和吸热的平衡。供电地热发电此阶段可以开始开发岩浆生态。确切地说,是利用岩浆的热量进行发电。在挖掘岩浆上方的“深渊晶岩”之前,务必打开热量视图进行检查。一般来说,这部分的深渊晶岩,最上层可能温度较低,但只要挖掘一格就会接触到温度极高的深渊晶岩。若接触到的是原油、石油,它们会立刻化为高硫天然气,铅之类的金属也会熔化,需要避免。大致开发流程如下: 在原油生态挖掘后的部分,找一块没有原油的地方; 使用隔热砖,在深渊晶岩上方搭蒸汽室; 蒸汽室可以使用气密门,复制人在此区域都会穿太空服,水蒸气的热量暂时不是问题;水蒸气溢出少于也不是问题; 在蒸汽室上方建造蒸汽涡轮机,并为其连通电线、信号线、排水管、冷却水管等; 清理蒸汽室内的所有杂物; 在蒸汽室内建造砖块或自动门,堵住蒸汽涡轮机的进气口,一般来说留下2个进气口较为适宜; 挖掘蒸汽室内的深渊晶岩,确保蒸汽室内有露出的火成岩、黑曜石或岩浆; 向蒸汽室内注水,开始地热发电。第二星球辅助母星供电太阳能板为最经济有效的供电措施,但每个星球能放置的太阳能板数量有限。如果选择标准的母星,那么第二星球至少有2个低温(-10℃)水基泉,且有大量冰块。所以第二星球的供电通常有富余。同时第二星球很可能有1或2个氢气喷口。此时,可以利用第二星球的额外电力,电解水生产氢气,并将氢气传输到母星发电使用。电解水产生的额外氧气,除了供复制人消耗外,可以直接排到太空,以免气压过高影响氢气生产。一般来说,一套电解水设施包括:电解器(120瓦)、气泵×2(240瓦×2)、气体过滤器(120瓦)、液泵×0.1(240瓦×0.1),总计约744瓦,产出的氢气可发电888瓦,虽可无限供电,但其差距过小,又受到气压影响不太稳定,所以不适合在母星建造过多。但用来转移第二星球的额外电力,其效率足够高。乙醇供电在中期,已经开始种植乔木树,若与树鼠一起养殖,此时当有足够的种子,建造一片种植区稳定生产 “木料”。木料经过乙醇蒸馏器,可以转化为乙醇,并用于燃油发电机发电。流星流星会损坏太阳能板,需要玩家操作,以及相当数量的复制人劳动力和材料反复进行修复。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开始修建流星防护系统。母星的太空面积相当大,需要极大量的钢来修筑地堡门,因此不论参考哪种建筑方案,这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逐步、逐段修建可以减少太阳能板需要维修的次数,节省材料和劳动力。大致步骤为: 建造“太空扫描仪”并连接“自动化通知器”,以便接收流星预警。 建造地堡门系统。 在适当的高度搭建脚手架(梯子),以便修建“地堡门”以及其他。 建造信号线和开关,初始先保持地堡门常开状态。 建造地堡门,建造后地堡门会缓慢打开,以使太阳能板继续发电。 建造电路为地堡门供电。 建造玻璃砖,使碎块不落在太阳能板之上。 建造冷却管道,冷却太阳能板(可省略)、玻璃砖以及后续建筑。 建造自动清扫系统,移除玻璃砖上的碎块,并为其通电和连接冷却管道。 建造自动挖掘系统,挖掘地堡门之上的泥土、菌泥、冰块,以及玻璃砖之上的浮土、雪块,并为其通电和连接冷却管道。 建造自动化控制系统,将上述手动开关改为自动化。上述步骤,除第一步和最后一步外,均可分段建造。注意:初期无防护时,若泥土、菌泥、浮土堆积在太阳能板上,太阳能板多半会过热,此时不要修复,而是拆除重新建造。太阳能板被流星击中,会损坏但不会消失,可以避免流星砸坏天花板砖块导致气体泄漏。地堡门耗电相当高,母星的整个地堡门系统大致需要分为5个导线线路。没有电力驱动时,地堡门开关相当缓慢。自动挖掘和清扫系统,在真空中散热需要使用“导热板”。一般情况下,建议先修完母星的流星防护,再去修第二行星的。
末期
小行星开发顺序首先开发临近星,因为传送机制,无论是补充人员还是输送物资均快速方便。若追求通关速度,按照下列顺序开发:超导星(开始冷却熔岩)->湿地星(获得钨、异构树脂)->苔原星(获得铁)->超导星(获得铌)->水域星(获得石墨)->浮土星/海牛星(获得工艺品)->苔原星(开启时空裂口)若不追求通关速度,建议先开发苔原星,确保铁->钢的供应,然后开发湿地星确保钨的供应,最后再去开发超导星,因为不缺资源,可以省下不少操作。(若母星和临近星有铁火山,可以先不去开发苔原星;若有钨火山,可以先不去开发湿地星。)熔岩小行星开发大多数其他小行星都很容易进行开发,只需挖穿最上层深渊晶岩,即可进入相对容易生存的环境。唯独熔岩小行星基本上真空,没有空气、食物、水源,又完全是高温环境,难以生存。本节主要介绍如何从熔岩小行星挖掘铌并运回主星。其他小行星基本只要参考其中的物资补给部分即可。准备、发射事前准备主要包括火箭、星际发射器、复制人、备用物资。火箭火箭在熔岩小行星着陆后,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复制人提供生活空间。所需舱室如下: 蒸汽引擎:蒸汽引擎火箭足以到达熔岩小行星,且“燃料”补给相对较容易,不必考虑其他引擎; 太空员舱:内部需要布置供2名复制人长期生存的环境,后面有详细介绍; 拓荒者仓×2:必须使用同一种金属建造,供复制人降落至小行星,同时提供材料建造火箭平台; 太阳能舱×2:在火箭降落后供电,同时提供材料建造太阳能板; 电池舱:用于储电和给火箭供电; 基础前锥:火箭必须;其他舱室: 侦察者舱:不要带(带了也不要用),机器人不听从指令,会导致热量扩散; 环轨货舱:可以用于携带并空投一些物资,不过初期空投过于散乱,很可能无法拾取,之后火箭就降落了,所以并不需要; 固液气货舱:可以用于携带一些物资,多少有些用处,但是直接从母星发射也足够所需;太空员舱所需建筑如下: 火箭控制台:每个火箭必须有且仅有一个,建造太空员舱时会自动建好,可以拆除并更换位置; 床×2:建议使用普通床,梯床似乎不太好用,舒适的床所需空间太大; 冰箱:用于存储食物; 餐桌×2:复制人进餐用; 抽水马桶:不要用壁挂马桶,可能会打破熔岩小行星的真空状态,导致热量扩散; 太空服检查站、太空服存放柜×2:复制人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小行星上工作,在火箭内休息,因此需要; 氧气发生器:用于给太空员舱补充氧气; 气泵:用于给太空服补充氧气; 碳素脱离器:用于清除二氧化碳; 储物箱(至少1个):用于携带藻类,可建造更多储藏箱携带需要物资(例如精炼金属、钢、玻璃、塑料、矿物原料、金属矿石等); 共线电话:占空间最少的娱乐设施; 微型液泵:为太空员舱内供水,可在太空员舱内修建3格水槽,携带3吨水可支持很久; 砖块:除水槽外,以网格砖或透气砖为主,中间插几块地毯砖提高装饰度;星际发射器在母星上需要准备好一个星际发射器,以便为熔岩小行星补充包括食物在内的各种物资。星际发射器需要耗电,同时需要消耗辐射粒子。我使用4冰息萝卜、1辐射灯,1辐射粒子发生器,这样的两组组合,并且使用自动清扫器为其补充磷和铀矿。这套系统发射速度不是很快,基本上超过1吨的物资,就需要等了,这里要特别注意预先安排好食物、藻类等必须物资的发射。星际发射器要连接运输轨道、水管、气管,以及配套所需的装载器、自动清扫器、储物箱、液体计量阀、气体计量阀等。备用物资备用物资分两种:消耗品,以及建筑材料。消耗品主要有: 食物:这是最麻烦的,因为食物有保质期,很可能看起来还有好几天的食物,转眼间就都腐烂变质了;复制人饱食的话,一般可以坚持3个周期左右;此外,可以考虑制作一些防腐食物专门供给熔岩星球; 卫浴用水:如果带了3格水槽(3吨水),能够坚持很久; 藻类:如果带了一整个储藏箱,能够坚持很久; 太空服:太空服会磨损,需要经常检查并从母星发来备用太空服; 过滤材料:用于净化污水;建筑材料主要有: 精炼金属:主要用于建造导线和导热管道,不要使用铅和铝,其余看哪个有火山就用哪个;火箭中一定要携带一些; 钢:主要用于建造液温调节器,以及在接触熔岩处建造排液口; 金属矿石:某些建筑需要; 玻璃:太阳能板需要,建议携带一些; 塑料:蒸汽涡轮机需要; 植物纤维、花岗岩:少量,用于建造增加装饰度的砖块; 污染水:作为冷却剂; 水:用于产生蒸汽,驱动蒸汽涡轮机吸热;同时也用于蒸汽涡轮机的散热;熔岩小行星有黑曜石和火成岩,妥善安排的话不需从母星发送。如果有条件,可以随火箭附带上述资源。复制人开发熔岩小行星的两名复制人,需要下列技能: 三级建造+三级操作:建造各种电器需要同时具有这两项技能; 驾驶:驾驶火箭用; 三级挖掘:挖掘需要; 穿服:建议两名复制人都要有,影响到工作效率; 供应:建议至少一名复制人有高级的供应技能; 实地调查:用于调查铌火山,没有也没关系; 负面特性:建议避免放屁(产生天然气),负数属性最好不要与挖掘、建造、供应相关;在上述条件备妥后,就可以出发了。登陆、维生登陆在火箭到达熔岩小行星上空时,首先令复制人穿上太空服(注满氧气),然后依次在火箭控制台操作拓荒者舱,登陆熔岩小行星,登陆地建议选择地势最高处。登陆后,立刻拆掉两个登陆舱,其材料恰好够建造一个火箭平台。此时先让复制人进行一些挖掘,用砖块做一个平地(7格),注意这些砖块不要直接或间接接触岩浆。平地做好后,在上面建造火箭平台,并在火箭平台的一侧向上建造梯子。此时,令火箭降落,将梯子延伸至太空员舱。保持火箭内设施的禁用状态,高优先级在太空员舱的液体输出口建造一段管道。现在可以将火箭内的设施启用了,复制人将在火箭内睡觉、用餐、如厕。尽快建造一个储液罐,用于收集太空员舱液体输出口的污水。维生建造太阳能板,建造高负载导线连接太阳能板和火箭。在太阳能板的一侧,建造一块导线砖,其上建造定位信标并通电,现在可以从母星发物资过来了。将高负载导线引至另一块平地,建造载货拆包器,同时建造运输轨道将物资取出。载货拆包器的液体输出连接至前面建造的储液罐,从母星发射一些污水过来(2吨即可)。将通往污水储液罐的管道拆除,在水管上接一个液体计量阀,然后从母星发射一些净水过来(暂时1吨即可)。在完全”太空暴露“的区域,造一个吸热单元(3液温调节器+2蒸汽涡轮机),液温调节器之间可以串联。蒸汽室外墙要用隔热砖,蒸汽室内要铺满背景板,造好后向内注入一些水(200千克)蒸汽室上方(蒸汽涡轮机),建造一格深的槽,同样铺满背景板,背景板铺造好后,同样注入一些水,保证1格有10千克积水即可。冷却管道必须经过此行。前面建好的载货拆包器,同样建造一格深的槽并如上处理。下文提到的所有蒸汽涡轮机,都需要同样如上处理,如果不是“太空暴露”的话,则不需要铺背景板。冷却、挖掘居住、稀有资源
14 Comments
<
>
全宇宙的牙医
[author]
Apr 18 @ 1:37am
@西比灵, 完全是自己写的,没有用AI。
西比灵
Apr 15 @ 12:59am
AI写稿的时候是不是自己验证一下呢朋友
пакость@bandit
Apr 14 @ 10:18am
ясно блять
全宇宙的牙医
[author]
Mar 4 @ 6:43am
@Harry,请铺必要的地砖。7格楼梯间这样分配:墙 空 空 梯1 杆1 管 杆2 梯2 墙管指的是复制人那个管子,梯子和滑杆,我通常是每4层(20格)换一边,以防止复制人直接把东西扔下去。“空”下面是要造地砖的,前期没造管的时候,要么造上地砖,要么先不挖另外感觉造变压器等仍然不够用,所以我现在已经改用8格楼梯间:墙 空 空 梯1 杆 管 梯2 空 空 墙主要改动就是滑杆不再分两边了,而楼梯间两边都留有2空格方便造变压器以及其他。
Harry
Mar 3 @ 7:13pm
以我个人的习惯,包括打印舱在内,建造一个24格宽、4格高的房间(不含墙),作为临时厕所及临时科研房间,打印舱在房间一端;在打印舱这一端,同行建造一个16格宽、4格高的房间(不含墙),作为卧室;两个房间的墙壁之间,空7格,将来作为楼梯间以及放置必要设备。請問兩個房間的牆壁之間空七格之後建造樓梯的話 小人摸不到樓梯是空三格嗎?牆 空 梯 空 牆牆 空 梯 空 牆門 空 梯 空 門門 空 梯 空 門 是這樣嗎?
筱明
Jan 1, 2024 @ 10:39pm
萌新,刚玩几十小时,看着这个帖子快活到1000周期了
3
Dec 28, 2023 @ 2:53pm
dlc和本体真差别好大啊!只闭门造车玩了一次本体,200周期去了时空裂隙,现在打算玩dlc,指南中dlc的流程结束前期后和我本体玩的流程没有哪怕5%的相似之处,几乎没有一处规划开发顺序或内容一致,比如泉水开发的先后顺序、工业发电医疗农牧控热气体的建设内容几乎没有任何一处相同,指南里提到的危险我都没注意到存在,真的惊到我了,看来本体不能给dlc提供任何参考经验,幸好我点进了这个指南,否则还按老方法便糟了,我得好好学习本指南,感谢作者
头铁狗狗撞冰山
Dec 24, 2023 @ 6:27am
收藏了,跟着大佬的步伐前进!
Apples
Oct 29, 2023 @ 11:52am
玩了100小时,也就刚刚前期部分跌跌撞撞
myaas
Jun 28, 2023 @ 7:54pm
如何删除殖民者概要历史档案?
<
>
Share to your Steam activity feed
Link:
You need to sign in or create an account to do that.
Sign In
Create an Account
Cancel
Update
© Valv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trademarks ar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in the US and other countries.Some geospatial data on this website is provided by geonames.org.
Privacy Policy
| Legal
| Steam Subscriber Agreement
| Cookies
View mobile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