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的106位挤奶转盘24小时运营,每班3+1人,三班加主管共14人。
在地上制作青贮,全机械,只有盖膜时需要动用100人。
关注点:最大限度地利用规模化降低牧场各方面运营成本,不断探索一切以效益为先的新兴规模化牧场之路。
牧场新建牛舍518*457米,一侧全部风扇,三侧卷帘。
牧场粪污挤压之后水分极低(38%),可以直接使用。
二、Plymouth 牧场
LeMars,位于爱荷华州
这家牧场的泌乳牛共计5600头,非常重视奶牛的营养和健康,繁殖管理和表现屡获嘉奖,病牛栏长期无病牛,是纯种荷斯坦牛群。平均日单产在当前(夏季)是90磅左右,乳脂率3.8%,乳蛋白(真)3.05%,体细胞11万,怀孕率为32%。
牧场非常重视奶牛营养管理,青贮制作也有独门秘籍。繁育上不观察发情,全体使用同期繁殖方案,由于繁殖指标非常高且稳定,甚至为了节约人工成本,只做一半的预同期流程,并且将最后的GnRH推后一天使用。管理者笑道:即使我们只做半套同期流程,21天怀孕率仍然全年保持在32%以上。
牧场的配种策略是:青年牛前两次配种都选择性控冻精,随后两次使用常规冻精,四次不孕的青年牛立即淘汰。头胎牛首配使用性控冻精,之后用常规。二胎及以上奶牛使用常规奶牛冻精,之后使用肉牛冻精。
关注点:营养和奶牛健康以及高超的繁殖表现
三、Dykstra 牧场
Maurice,位于爱荷华州
牧场当前有泌乳牛3525头,是Genex核心母牛群之一,其中一部分核心牛群每年给奶牛育种行业提供大量优质公牛后代,代表了生产兼育种场的顶尖遗传水平,夏季单产92磅,乳脂4%,真蛋白3.02%,乳成分校正乳产量在100磅以上。
由于生产出的牛奶供应给美国最大的冰淇淋生产商之一,所以育种方向优先考虑乳脂率和乳脂量,其次是乳蛋白和健康与繁殖性状,牧场对奶牛体型控制严格,只使用中等体型以下的奶牛公牛。
犊牛在出生后集体做基因组测定,因此在配种方面,全部的青年牛和部分优秀的泌乳牛会使用两次性控,之后使用肉牛冻精。泌乳牛群中排名偏低的直接使用利木赞肉牛冻精配种,全群不使用奶牛常规冻精,肉牛冻精使用比例高达66%。
关注点:顶级遗传水平的奶牛对牧场的影响
四、MoDak 牧场
Goodwin,在南达科他州
位于一个家族小镇,全镇居民来自同一户德裔祖先,小镇公共设施共有3家酒吧和一个银行,当地小学因为无法招到足够的生源而在多年前关停。该牧场已经经营超过170年,现存最古老的牛舍已经有一百多的历史,仍在使用。
新建设的现代化牛舍是一栋集中矩阵式强制通风半开放式牛舍,泌乳牛存栏2300头,单产85磅,乳脂4.2%,真蛋白3.1%。泌乳牛排名前40%使用两次性控冻精,剩下的配次以及排名靠后的60%泌乳牛使用利木赞混精(多头利木赞公牛精液混合制作,受胎率高),生产的肉牛后代交由弟弟经营的肉牛育肥场接管。
肉牛育肥期(8—14月龄)生长速度为每日3—4磅,奶公犊育肥速度较肉牛品种慢一个月左右。牧场选择利木赞的原因是能够更好地中和荷斯坦奶牛眼肌面积偏长和脂肪偏多的缺陷。
Modak牧场的百年老舍(下方)和新建现代化牧场(上方),中间是青贮和饲料草棚。
美国当前主流的新建牧场会选择集中矩阵式强制通风半开放式牛舍,配有一个奶厅和若干沉沙/粪污氧化池。
关注点:肉牛培育以及通过联合使用性控冻精、肉牛冻精和常规冻精的方式实现核心育种理念。
综上,不难看出,美国牧场在应对奶业冲击方面做了很多有效的应对,很多时候能够给我们以参考,总结如下:
1、不断提高规模化程度以压缩成本。
(1) 牛群数量上已经开始有大量超过万头泌乳牛规模的牛群出现。
(2) 栏舍建设也呈现一个牧场一栋牛舍连接一个奶厅,附有若干污水池的模式。
(3) 多家牧场联合组团,捆绑各种服务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
2、资源优化整合,大量将可能出现风险和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外包。
(1) 与牛奶加工企业签订长效合同,与各种专业公司利益共享。
(2) 饲草种植,运输与加工外包。
(3) 繁育工作外包。
(4) 犊牛饲养,后备牛饲养外包。
(5) 兽医工作外包或者干脆取消。
3、大规模的机械化和激素化,降低人为参与的成本和可能的风险。
(1) 牧场能用机械的地方绝对不用人工。
(2) 取消发情观察,奶牛集体定时输精,通常在配次5以上奶牛都会很快被淘汰。
4、精细化育种,增加对母牛群遗传评估排序,采用核心育种/分群育种的方式细分牛群。
(1) 母牛评估的技术难题已经被攻克,基因组测序和软件估算已经十分成熟。
(2) 牛群功能进一步分化,高遗传品质的负责繁育下一代母犊,高生产表现的用以盈利,低价值的奶牛通过生产肉牛后代弥补损失。
5、高度重视各种青贮制作和TMR日粮,大量使用各种被证明有效的添加剂和各种新技术以及新理念。
最后,感谢GENEX的行程策划让我们顺利圆满地结束了旅程!再贴几张“效益之旅”队员的参观花絮照,期待我们下一次精彩的“Profit Tour”。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